文章目录
一、通用计算机组成及特点
1. 计算机组成
- 硬件系统:构成微机的实体和装置
- 软件系统:微机系统所使用的各种程序的总称
- 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共同构成实用的微机系统,两者相辅相成、缺一不可
2. 微型计算机特点
二、单片微型计算机
三、ATC89C51单片机
1. 常见单片机封装种类
2. 单片机引脚简介
3. 单片机引脚分类
4. 单片机内部结构
- 中央处理器 CPU:8位,运算和控制功能
- 4个8位的I/O口:P0、P1、P2、P3
- 中断控制系统:5个中断源(2个外部中断、定时/计数中断2个、串行中断1个)
- 串行口:一个全双工串行口
- 内部RAM:共 256 个 RAM 单元,用户使用前 128 个单元,用于存放可读写数据,后 128 个单元,被专用寄存器占用
- 内部ROM:4KB掩膜ROM, 用于存放程序、原始数据和表格
- 定时/计数器:两个 16 位的定时/计数器,实现微秒级定时/计数功能
- 时钟电路:可产生时钟脉冲序列,允许晶振频率 6 MHZ和 12 MHZ
单片机 CPU 如何进行有效地与其相关部件进行数据交流,而不发生混乱,主要通过三总线配合达到目的。
5. 单片机复位电路
单片机为什么需要复位?
单片机如何复位?
在单片机引脚上维持一定时间的高电平,即可实现复位单片机。
通常采用 RC 充放电电路,在电阻、电容连接处同时连接复位引脚,根据电容隔直通交的特性,上电瞬间属于交变情况,复位引脚瞬间充电,变为高电平,经过电阻自动放电,变为低电平,完成复位过程,此电路可实现上电自动复位功能。
6. 单片机外部时钟电路
单片机为什么需要外部时钟电路?
如何设计单片机外部时钟电路?
与时钟相关概念:
四、测试题总结
16位的单片机:MSP430、MC9S12G、MCS-96
- MCS-51的产品8051与8031的区别是:8031片内无ROM
- 中央处理器 CPU:运算和控制功能
MCS-51单片机片内存储器分为以下几个区域
- 工作寄存器区,00H~1FH,可以是立即寻址,寄存器寻址,间址寄存器寻址,直接寻址
- 位址寄存器,20H~2FH,所有寻址方式都可以使用(位寻址,立即寻址,寄存器寻址,直接寻址)
- 用户使用的普通寄存器区,30H~7FH,除了位寻址外的所有寻址方式都可以使用
- 特殊功能寄存器区,80H~FFH,被 8 整除的地址可以使用所有寻址方式,其他的无法使用位寻址
- 00H~07H:工作寄存器 0 区
- 08H~0FH:工作寄存器 1 区
- 10H~17H:工作寄存器 2 区
- 18H~1FH:工作寄存器 3 区
作者:叶庭云
CSDN:https://yetingyun.blog.csdn.net/
本文仅用于交流学习,未经作者允许,禁止转载,更勿做其他用途,违者必究。
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、让你有所收获的话,期待你的点赞呀,不足之处,也可以在评论区多多指正。